哈尔滨工程大学bbs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87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送给初来乍到的你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复制链接]

196

主题

323

帖子

139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39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9-19 15:36: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点击上方蓝字“同济大学团委——青春同济”关注我们,为您带来同济大学最青春的资讯!


1、选修素质与能力拓展课程有什么要求?
2、什么是教授研讨课?
3、选课时能否选其他专业的必修课程或修读第二专业?
4、对其他专业感兴趣,能否转专业?转专业的流程是什么?
5、什么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基地"?
6、"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包括哪些专业?
7、本科新生如何购买教材?
8、大学期间主要有哪些测试?
9、什么是英语优秀生的英语水平测试?
10、什么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
11、什么是大学生创新俱乐部?
12、什么是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
13、学校主要学科竞赛有哪些?
14、什么是卓越大学联盟?
15、如何参加国际(或境外)交流与合作?
16、如何申请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
17、具备什么条件可以推荐免试研究生?
18、本科生主要有哪些奖学金、助学金?
19、怎样尽快和班级同学熟悉起来?
20、入校后有学习、生活上的问题还可以向谁咨询?


1、选修素质与能力拓展课程有什么要求?
学校对学生选修课程按知识体系进行整合,设置素质与能力拓展课程。学生可以按专业培养目标要求或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课。学生选课学分不设上限,只设最低学分要求:4年制最低8学分,5年制最低10学分。
2、什么是教授研讨课?
作为课程教学改革的部分,学校将陆续开设教授研讨课。主要针对本专业学生,通过高水平教授的引领,加强学生对专业的认知,讲课的内容围绕专业的最新发展及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则,在师生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激发学生进行探索研究的兴趣,使学生逐步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掌握学术研究的一般方法,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与综合素质。教授研讨课将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针对一年级新生,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专业,引导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第二层次是针对二、三年级,帮助学生学好自己的专业;第三层次是针对四、五年级学生,帮助学生超越前人,取得创新成果,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3、选课时能否选其他专业的必修课程或修读第二专业?
为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在本研一体化教务系统中已实现学生横向跨学科选课、纵向本科生阶段与研究生阶段培养相衔接的功能。对其他专业感兴趣可以报名参加辅修专业的学习,学习时间为2年,都是利用双休日上课,成绩全部合格可取得辅修专业的证书。部分校内辅修专业还可以申请修读第二学士学位,修读合格者可获得由学校颁发的辅修专业第二学士学位证书。
4、对其他专业感兴趣,能否转专业?转专业的流程是什么?
若对其他专业感兴趣,可申请转专业。一年级学生可在按绩点方式和按高考成绩方式两种转专业方式中选择其中一种方式申请转专业。按绩点方式转专业的学生学年平均绩点必须达到3.5及以上,按高考成绩转专业的学生其高考成绩必须大于或等于我校在其省(自治区、直辖市)录取其申请专业的最低分。转专业一般在4月底进行网上报名,然后各学院根据公布的录取办法进行录取,并公示录取名单,7月上旬教务处审核学生的资格,对符合条件的学生报主管校长审批。二年级学生如要求转专业,绩点必须达到4.2及以上并在开学后一周内向所在学院教务科提出申请。
5、什么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基地"?
同济大学作为教育部"国家工程教育改革与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全国十所试点学校之一,结合国家"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实施。2009年起首次在新生中选拔部分学生进入各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学习。"实验区"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体系、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改革,推进教学理念、机制和体系的创新,形成有利于多样化创新人才成长的培养体系,以满足国家对社会紧缺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需要。我校于2011年启动实施"同济大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基地"。2015年继续在生命科学、海洋科学和物理学三个基础学科中实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基地"在新生入学报到注册期间,由学校组织,学生自愿报名,实施人才培养的学院(系)考核与选拔,经学校批准后进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基地"学习。
6、"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包括哪些专业?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专业是:建筑学、土木工程、交通工程、交通运输、物流工程、车辆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工程、给水排水工程(现为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工业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飞行器制造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通信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信息安全、测绘工程。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专业是:临床医学。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专业是:法学。
7、本科新生如何购买教材?
新生入学教育周期间,学校将发布秋季学期课程指定教材信息。学生们根据学校发布的课程指定教材信息,自行通过网络、书店等市场化渠道购买教材。同济书店作为市场化渠道之一,以市场化原则确定教材售价,为学生提供教材购买服务,学生可自愿选择购买。同济书店提供教材购买服务的具体办法将于新生入学教育周期间发布。
8、大学期间主要有哪些测试?
英语优秀生的英语水平测试,外语四、六级考试,上海市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普通话水平测试等。
9、什么是英语优秀生的英语水平测试?
为充分体现大学英语教学的个性化设计,考虑不同英语基础的学生,学校在新生中推"英语优秀生的英语水平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学校将针对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制订针对性强的英语教学计划,实行针对性培养。
按照高考英语成绩排序,各省(自治区、市)高考英语单科成绩排名前25%的学生自动获得参加英语优秀生的英语水平测试资格。英语优秀生的英语水平测试在新生入学教育周进行。
10、什么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
同济大学大学生创新计划,旨在探索以问题为驱动的教学模式改革,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得到创新性科学研究和团队合作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探索研究性大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新途径。参加计划的大学生在"兴趣驱动、自主实验、重在过程、追求实效"原则下开展自主科研,使大学生在本科阶段就得到了从事科学研究过程的训练,大大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独立人格、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而且也推动了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学校已建立多层次、多类型[学院(系)项目、校级项目(SITP)、上海市级项目、国家级项目]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体系。
11、什么是大学生创新俱乐部?
大学生创新俱乐部,是学生自主管理的大学生创新计划和其他各类创新活动的基本组织。在校总俱乐部的体制下共分级设立23个学院分俱乐部,进行分级管理。校俱乐部设有学术组、宣传组和外联组。学术组主要负责创新项目管理工作。创新俱乐部定期开展学术讲座、学术沙龙、趣味竞赛、素质拓展等活动,所有参加大学生创新计划的同学均为俱乐部会员。
12、什么是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
创新实践基地是学生创新的支持平台,我校目前有三个国家级创新基地和十七个校级大学生创新基地,为同学开展创新项目提供了各类实验设备和资源。三个国家级创新基地是:国家工科物理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工科数学基础课程教学基地。
十七个校级创新基地是:土木工程教学创新基地、环境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大学生汽车科技创新实践基地、大学生实验交通科技创新基地、大学生电子信息科技创新基地、外语教学实践与创新基地、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学创新基地、大学生机械与热能创新实践基地、化学化工创新实践基地、力学本科教学创新基地、法政学院教学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大学生地学创新基地、医学创新入才培养基地、新媒体艺术创新基地、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创新基地、运动健康检测与咨询基地、软件学院大学生创新基地。
13、学校主要学科竞赛有哪些?
学校主要学科竞赛有:国家级常规性大学生学科竞赛项目、省部级常规性大学生学科竞赛项目、校级常规性大学生学科竞赛项目、国际常规性大学生学科竞赛项目。
14、什么是卓越大学联盟?
为推进大学教育教学改革与卓越人才培养,本着"追求卓越,共享资源"的原则,由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组成了卓越大学联盟。
卓越大学联盟是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共同探索卓越人才培养规律与模式,开展招生改革、本科生和研究生交流与联合培养、国际合作与交流、产学研合作等全方位和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卓越大学联盟今后将重点开展本科生交流与联合培养,包括短期交流、课程学分互认、联合毕业设计、双学位和其他联合培养模式。
15、如何参加国际(或境外)交流与合作?
(1)3个"600"和3个"300"交流计划
3个"600":即针对欧美为主的高水平大学实施每年大约600人双学位、600人学分互认、600人短期交流;3个“300”:即针对港澳台高水平大学实施每年300人双学位、300人学分互认、300人短期交流。
(2)同济大学国际合作的双学位项目
学校先后建立了中德学院、中法工程和管理学院、中德工程学院、中意学院、中西学院、中芬中心、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和研究中心(上海)等8大国际合作平台,为在校生提供了众多的攻读国际合作的双学位项目。
(3)短期交流、联合课程设计、联合毕业设计等多数院(系)都有短期交流或联合设计的项目,可以向学院教务科或学院外事办了解参加项目的具体事宜。短期交流一般为1学期或2学期,学习后的成绩可以通过学分认定手续登记到成绩总表。联合课程设计、联合毕业设计一般2周至3个月不等,在国外完成设计后一般还需回国进行答辩方能取得成绩。
16、如何申请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本科学习阶段最后一个教学环节。申请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的同学必须经过公开答辩取得成绩"优",各学院(系)将推荐优秀者报送学校,经学校审核通过,在毕业前统颁发"同济大学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荣誉证书。
17、具备什么条件可以推荐免试研究生?
推荐免试研究生分为推荐到校内和校外两种,推荐到校内的又分学术型学位和专业学位两种。一般推荐免试研究生需在本专业学习成绩优秀,综合能力强,素质高,没有考核违纪行为,没有行政处分者,具体名额分配将根据当年教育部的通知实施。
18、本科生主要有哪些奖学金、助学金?
学校为品学兼优的本科生提供各类奖学金,包括新生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国家奖学金、上海市奖学金、校外奖学金(由企业及个人等社会捐赠)和其它奖学金(学科竞赛、科技竞赛、社会活动、体育事页、优秀毕业生)等。此外,学校对贫困学生有一定额度的助学金资助,学生在学习期间还可以申请助学贷款。有关各项奖/助学金具体项目和金额可以到所在学院(系)学生工作办公室进行咨询。
19、怎样尽快和班级同学熟悉起来?
所有新生在拿到录取通知书后,都可以到"易班"网站(http://www.21campus.cn)实名注册,加入同济大学你所在的专业或班级。这样,你在进入大学之前就可以和班上同学交流沟通了。
20、入校后有学习、生活上的问题还可以向谁咨询?
在入学报到日、新生周期间,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向班主任老师、辅导员老师咨询。每个本科生宿舍楼都有学校选派的二名辅导员,他们也可以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另外,学校还派出"同济大学挚友社"的上百名优秀学长进入新生寝室楼,与大家进行面对面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哈工程家园  

GMT+8, 2025-5-3 21:38 , Processed in 1.756422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